“典”亮童心,法护成长 | 防城港法院开展“六一”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

防城港 更新于:2025-06-04 11:01
  • 香远益清3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

    民族的未来

    为进一步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防城港法院组织开展

    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注入了“法治元素”

    以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防城区法院


    法润校园,快乐同行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连日来,防城区法院干警走进辖区多所小学,开展“法润校园 快乐同行”主题普法活动,为孩子们送上特别的“六一法治礼包”。

    活动中,干警化身“法治大朋友”,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结合禁毒、生态环境保护、防范性侵害与学生欺凌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普及毒品的种类,阐释危害野生动植物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讲解性侵害与学生欺凌的表现形式、预防和应对方式,引导同学们树牢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陌生人给的食品可以随便吃吗?”“哪些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哪些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嘲笑别人、给别人起外号算不算欺凌行为?”在有奖互动环节,干警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节日小礼品,大家积极思考、争相作答,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法律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种子。未来,防城区法院将持续深化“边海•启行法学课堂”特色普法品牌建设,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港口区法院


    爱在端午,护苗成长

    5月30日,港口区法院联合团区委、区教育局、北投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走进港口区光坡镇簕色葵小学,开展2025年青暖童心・心桥筑梦——青联希望小屋“爱在端午・护苗成长”行动暨六一心理健康守护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民法典》是怎么保护我们的吗?”

    活动中,法院干警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身边的小故事小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习《民法典》的相关知识,讲授了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一个个接地气的普法小故事,加强了同学们“法治在身边”的感受。同时,还通过分组讨论、有奖竞答、齐声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

    “遭遇家暴可以报警”,“交通事故拨打122”,“急救电话是120”,“偷看日记是侵犯隐私权”......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完成了从“知法”到“懂法”再到“用法”的认知升级,法治观念在一问一答中生根发芽。

    活动最后,港口区法院、团区委、区教育局、北投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为同学们送上精美的文具和生活用品。



    白鹭姐姐普法课堂,

    开课啦!

    亲爱的小朋友们、家长们:

    六一儿童节准备到啦!在这个充满欢笑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享受节日的快乐,更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白鹭姐姐”,解锁“护童锦囊”,让法律成为我们最温暖的铠甲!





    上思法院


    “民法”课堂进社区

    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5月22日晚,上思县人民法院受共青团上思县委员会到上思县老乡家园社区给思阳镇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

    活动现场,法官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典’亮未来 守护少年的你”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法官选取了民法典中关于年龄的条款,结合学生欺凌、网络打赏、零花钱支配等热点话题,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剖析案例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教导他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讲解《民法典》如何守护未成年人这个问题时,法官运用“小明的一天”为例子,分析了《民法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认识到法律时时刻刻都在保护他们的权益。同时,法官还为同学们支招,遇到欺凌时不要害怕,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或者拨打报警电话,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举手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法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民法典》的理解。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知道了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今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民法典》,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好少年。


    E

    N

    D





    来源:各基层法院

    编辑:黄舒婷

    责编:吴凰汇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