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法院开展“三月三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

防城港 更新于:2025-03-29 11:15
  • 有点迩意思



    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广西,这个传统民族节庆成为了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

    在这个八桂儿女欢歌载舞的节日里,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将民族文化与法治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开展“我们的节日·三月三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主题活动,展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描绘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画卷。




    制作民族传统美食

    TRADITIONAL FESTIVAL

    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近日,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三月三”民族传统美食制作活动,通过亲手制作艾叶糍粑、鸡屎藤糖水等防城港特色美食,让干警们度过一个富有意义的民族传统节日。

    活动当天,法院干警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积极加入到艾叶糍粑的制作中,大家将新鲜的艾草清洗、焯水、捣碎,与细腻的糯米粉充分融合,再裹上甜甜的馅料,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糍粑团子便整齐排列在盘中,经过蒸煮后芬香四溢。






    “共享民族美食”,体验舌尖上的传承。在港口法院,五色糯米饭的清香、槐花糖水的甜蜜早已弥漫在空气中。


    餐桌上,五色糯米饭、槐花糖水、艾叶粑粑、芋头糕等广西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干警们共享舌尖上的民族风味,在美食中传递文化薪火。

    本次活动不仅让干警们品尝到传统美食,更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活跃了节日氛围,增进了各民族干警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团结协作,为构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


    跳民族竹竿舞

    TRADITIONAL FESTIVAL

    竹竿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舞蹈,不仅体现了壮乡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展示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开合,开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活动现场,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港口法院干警随着竹竿开合、敲击的节奏脚步快速交替,节奏感十足,避开竹竿的“攻击”,人、竿、声、舞四者的有机融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尽情体验了"三月三"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


    民族舞蹈《京海渔歌》

    TRADITIONAL FESTIVAL
    防城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滨海城市,汉、壮、瑶、京等多个世居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共同绘就绚丽多彩的民族画卷。其中,京族主要聚居在东兴市的江平镇,京族同胞们依海而居,孕育出了与海洋深度交融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一直以来,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把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富有边海民族特色的司法服务品牌,以法治之力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安宁。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由东兴法院干警演绎的民族舞蹈《京海渔歌》,在灵动的舞姿中感受民族文化与海洋风情的交织魅力。



    开展民族法治宣传
    TRADITIONAL FESTIVAL

    民族法治宣传进侨乡

    3月27日,防城法院干警到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开展“民族法治宣传进侨乡”活动。

    “邻居占了我家宅基地怎么办?”“遭遇家暴该如何申请人身保护令?”面对群众抛来的热点问题,干警在法律咨询台前开启"门诊式"服务,结合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逐条解析,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围绕民族团结、反家暴、群众安全感等方面开展普法宣传,针对侨乡群众的法治需求特点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解答法律咨询,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族法治宣传进校园

    3月20日至3月25日,防城法院干警分别到防城港市第六中学和防城区那勤中学开展“我的青春与法同行”活动与“法治宣传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活动,为学生带来量身定制的“法治大礼包”。


    防城港市第六中学



    防城区那勤中学


    干警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围绕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环境保护、网络安全、民族团结等内容,以生动案例为切入点,将晦涩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法律红线意识,切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发放相关法治宣传资料,开展互动问答,引导学生们明白保护环境不仅是一种道德倡导,更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民族法治宣传进社区

    3月27日至28日,防城法院干警分别到港口区沙潭江街道和防城区竹园社区参加反洗钱宣传活动与“法治三月三·共筑平安梦”宣传活动。


    港口区沙潭江街道




    防城区竹园社区


    干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来往群众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以及扫黑除恶、禁毒、反洗钱、反走私等内容,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习惯,帮助提高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


    民族法治宣传进市场

    3月26日晚,上思法院组织党支部和团支部的6名法官前往南岸盛天地智慧农贸市场旁参加“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民族法治宣传活动。

    普法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向前来参加民俗文化活动的群众派发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禁毒等资料,并对群众讲解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怎么提防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耐心解答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让普法宣传工作更接地气,让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


    民族法治宣传进渔船

    在 “广西三月三” 这个充满民族风情与文化魅力的传统节日,港口区法院企沙人民法庭干警走上渔船,开展 “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 民族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渔业生产的第一线,以 “法” 为舟,护航渔业发展。

    干警们通过发放法治宣传单、讲解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渔民群众深入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论知识。同时,向渔民群众详细讲解禁毒、反走私、反偷渡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走私、偷渡、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危害,并鼓励大家积极举报涉毒和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线索,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法治宣传进乡村

    “广西三月三”的山歌早已唱响,港口区法院联合区招商促进局到大龙村开展“三月三”普法宣传活动,唱响法治山歌。

    活动中,干警们找准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的切合点,向群众、干部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内容涵盖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禁毒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向过往的群众答疑解惑,与群众同唱 “普法” 山歌,助力群众欢度幸福三月三,为促进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来源:全市法院

    编辑:黄舒婷

    责编:吴凰汇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